深化产教融合 共育游戏英才 ——腾讯专家调研指导学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

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18日 15:57

发布者:

2025年9月,腾讯公司互动娱乐事业群(IEG)与游戏学院在产业大厦十六楼小会议室召开了一场关于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座谈会。双方围绕游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课程体系优化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座谈会旨在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,为游戏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。

腾讯专家调研指导学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

随着游戏技术与人工智能、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,游戏行业正经历快速变革。游戏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优秀案例不断涌现,游戏产业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日益显著。行业变革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企业需要具备较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,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软件工具,并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。

座谈会上,学院各专业负责人介绍了专业设置情况。软件工程专业作为理工类学科,课程设置分为基础、专业技能和实践三个阶段,除涵盖传统软件工程课程外,还注重学生产体化培养,学生在大三大四可参与企业项目,涉及Web 3D游戏开发等特色领域。新媒体技术专业则面向游戏客户端开发,大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主,大二学习游戏引擎等专业课程,大三进入工作室参与产业项目开发,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能力。艺术类专业则注重“技美融合”,从大一基础素养到大二方向分流,再到大三、大四以项目制为核心的实践教学,强调团队协作与产品化思维,致力于培养具备策划、美术、程序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
游戏学院领导出席研讨现场

腾讯专家高度认可学院“项目驱动、校企协同”的育人理念,并结合企业用人实际提出宝贵建议。专家指出,当前人才培养需进一步打通课程壁垒,推动技术与艺术深度协同。建议可借鉴企业Mini Game模式,以经典游戏角色为对标,组织跨课程、跨方向的联合教学,让学生在真实项目流程中理解上下游协作,提升作品完成度与行业适配性。同时,应强化学生对行业标准的认知,通过量化动画帧数、规范渲染流程等方式,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的职业规范。

针对AI技术的迅猛发展,双方探讨了其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。学院表示,AI目前主要作为辅助工具用于代码纠错与创意探索,强调其“提效不替代”的定位,避免学生陷入“技术依赖”。腾讯专家亦分享了企业实践中AI在前期概念设计中的应用经验,强调原创思维与审美判断仍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。

此外,专家特别强调美术基础、用户思维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建议加强人体结构、色彩构成等基础训练,开设用户行为分析课程,提升UI设计的逻辑性与功能性。同时,通过项目制教学持续锤炼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,帮助其提前完成从“学生”到“职场人”的心态转变。

此次调研不仅为游戏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精准指导,更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对接产业前沿,以企业需求为导向,推动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,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、高技能、高适应性的游戏产业新生力量,为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贡献坚实力量。


供稿人|马佳

初审 |丁冠月

复审 |刘宝雨

终审 |安  宁

出品单位 |游戏学院

2025年9月1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