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戏学院组织观看中国国际大学生新大赛(2025)省赛备赛经验分享会

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17日 00:00

发布者:

      为积极响应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吉林省赛组委会工作要求,提升学院参赛项目质量,近日,游戏学院组织师生集中观看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省赛备赛经验分享会”。学院各教学单位负责人、参赛项目指导教师及学生团队代表共计 150 余人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参与活动,深入学习金奖团队经验与专家指导建议,为备战省赛筑牢基础。

教师与学生观看讲座

教师与学生观看讲座

金奖案例引路:从选题到答辩的全流程拆解

     分享会上,北华大学、长春理工大学、长春中医药大学的金奖项目团队依次登场,围绕“如何打造高水准参赛项目” 展开干货分享。团队代表从选题策略切入,强调“痛点导向” 与 “学科交叉” 的重要性,以自身项目为例,解析如何从行业前沿问题、社会实际需求中挖掘创新点;在项目孵化与技术攻关环节,他们分享了团队协作机制、技术迭代路径及资源整合方法,特别提到“从实验室到市场” 的转化思维;而在答辩技巧方面,团队重点讲解了PPT 逻辑架构设计、核心亮点提炼及评委提问应答策略,以 “场景化叙事”“数据可视化” 等技巧为例,演示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传递项目价值。

      金奖团队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,创新项目不仅要技术过硬,更要讲好‘故事’。”2023 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李同学在笔记中写道,“他们提到的‘用户需求调研七步法’,对我们优化项目方案很有启发。”

专家深度赋能:规则解读与教育理念双重指引

      三位行业专家的辅导报告将分享会推向高潮:

      张强委员(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北京万学集团董事)以“评审视角下的备赛要点” 为核心,逐条解析大赛评分细则,强调 “创新性”“商业性”“团队能力” 三大维度的评分权重,特别指出 “技术专利”“落地成果” 等加分项的准备要点;杨芳委员(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)聚焦“规则背后的逻辑”,通过对比近三年获奖项目特征,提炼出 “政策契合度”“社会价值可视化” 等备赛关键词,并以失败案例为警示,提醒团队避免 “技术自嗨”“数据模糊” 等常见误区;

高继慧教授(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委员会主任)则从“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” 出发,分享了哈工大在 “赛事动员 — 项目孵化 — 资源整合” 链条上的成熟经验,提出 “以赛促学” 需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建议学院建立 “导师 + 企业 + 校友” 的支持网络,为项目孵化提供持续动能。

      本次活动由游戏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统筹组织,提前通过教学群、赛事公告栏发布通知,此次分享会的顺利开展,不仅为游戏学院参赛团队注入了实战经验,更推动了“以赛育人” 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深化。随着省赛临近,学院师生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备赛,力争在大赛中展现游戏学科创新风采,斩获佳绩。


供稿 |于影

编辑 | 丁冠月

审校 | 刘宝雨

审核 | 安宁

出品单位 | 吉林动画学院 ——游戏学院

2025年6月17日